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偉哉!巴哈姆特動畫瘋!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http://www.gamer.com.tw
是國內歷史最久,也是最大的電玩討論區
從還在大學BBS站,到後來搬出來商業化之後
一直都算是走在遊戲界的前頭
不但開始經營遊戲的販售,後來也開了自己的電玩節目

不過今年最令人訝異的還是進軍動畫界
開了動畫瘋(http://ani.gamer.com.tw)這個影音網站
重點一,免費
只要是註冊滿一定時間的網友(更新一下從4月起就沒這限制了)
都可以免費觀看裡面數十部的動畫
前提是,要看廣告,這還OK啦
重點二,有跟日本幾近同步的動畫
像這個機動戰士鋼彈-鐵血的孤兒,日本是在週日下午6點(台灣時間5點)播出
結果動畫瘋在1月10日當天下午6點就可以看最新14集
令人膜拜的神速啊,太令人感動了 Q_Q

聽說測試完後會有開放月費拿掉廣告
這真的不支持不行啊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Volkswagen Sharan 2.0 TDI CL三個月使用心得

因為家中成員增加,舊的車空間不夠用,那麼換車或再購車是很正常的事
目前台灣大部分的家庭選擇大空間的車款是SUV為主
不過我還有較頻繁第6人搭乘的可能性,所以選了7人MPV做為目標
最終的結果就是這台Sharan 2.0 TDI ComfortLine
只是...買到一台有作弊的車款,這還真的是買車前難以想像得到的事
也因為這樣的負面新聞幾乎澆熄了買車時的興奮與熱情
在經過三個多月的沉澱與使用之後
來分享一下這台車的優缺點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RG第二彈 XXXG-00W0 Wing Gundam Zero EW

其實這隻買很久了,大約有半年吧
在EXIA完成後,約一個多月就入手了
然後只有組裝一條左腿後,就因為公事繁忙而停了下來
最近終於抽空...或者該說發神經地,把它又在短短一個晚上完成了
官方第一隻實質造形大於武裝設計的鋼彈
Wing Gundam Zero EW 飛翼鋼彈零式EW版
再次出現在家中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這真的是「鐵拳」嘛

鐵拳(Tekken)是個歷史悠久的3D格鬥遊戲
大概僅次於始祖VR快打(Virtua Fighter)
然後這最新的7代預告片
怎麼會出現豪鬼[1]啊~~~~~~~~~~

雖然說鐵拳系列作裡不科學,惡搞的角色一堆
什麼熊、貓熊、袋鼠、恐龍、機器人、機娘與非現實的怪物
但這畢竟是鐵拳,不是快打旋風(Street Fighter)x鐵拳
這這這...雖然不是隔壁棚(快打旋風)的看板角色
也算是卡普空公司的專屬角色
怎麼跳槽啦!太詭異啦!

[1] 豪鬼,格鬥遊戲始祖「快打旋風(Street Fighter)」裡登場的角色
     為隆(主角)的師叔,因為追求拳的極致,殺了師兄後投入無止盡的殺戮對戰
     因為戰力強悍,如果以正規角色登場通常都會設計弱一點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FF7 Remake情報的喜與怒


尤記昨天看到這個影片時,實在是興奮到不行
簡直是過去美好記憶的再強化版本啊
看完影片的第一念頭就是要好好地規畫一下怎麼敗入PS4
如此強化作品怎可以錯過
但是今天法米通這個新聞就瞬間讓這個念頭整個打消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 リメイク』は分作として制作が進行! 公式リリース到着
啥鬼,分作製作...也就是分個好幾個章節來賣
像那個Metal Gear Solid 5代,先出個GroundZero一樣嗎?[1]
那是要扒幾層皮來賣啊?SQUARE-ENIX公司
想到這裡怒氣就上來了
雖然說應該是不至於像MGS5一樣有斷頭的可能[2]
畢竟FF7原作已經完結,但萬一出到一半沒有續作...
這怒氣就更深啦

以下懷古與碎碎念中...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強大無比的遊戲世界Grand Theft Auto V


自2013年底,這款遊戲在PS3上推出後得到的銷量與讚譽
讓我一直很想買回來玩,尤其它還有官方中文版
不過基於種種考量,最後打算等PC版的推出。
今年三月,PC版終於推出了,但那時手滑了另一款遊戲Cities:Skyline
再經考量下,決定等Steam秋季或冬季特價時購入
是的,就是在最近,將這款可說等了二年的遊戲入手
俠盜獵車手5代(Grand Theft Auto V,以下簡稱GTAV)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Volkswagen emissions scandal事件-個人記錄

從上個月18號發生至今,快滿一個月了。
然後新車也領了,就是Sharan 2.0 TDI BluMotion
正好成為苦主之一,就在此留個記錄吧。
黑掉的福斯汽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olkswagen_emissions_scandal
英文Wiki上記錄的相當的詳細
就不再贅述
重新概述一下狀況就是:
為了成本上的考量,Volkswagen AG(福斯汽車集團)針對旗下共用的柴油引擎
引進了失效裝置(Defect Device)讓官方單位進行排氣測試時,會有較佳的表現
但實際上路時則關閉,讓引擎出力與油耗表現較佳
而最後被美國政府的環保單位抓包

美國處理這類事件一但有有利的證據,可是毫不留情的下達停售禁售與罰款
那台灣呢?
很遺憾,個人覺得非常不及格
不論是台灣奧迪福斯公司或是環保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