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一下,又是三年的時間不見單車的蹤影啦
但這次不再汗顏
除了開始再練吉他之外,最近也比較積極地騎自行車了
這次就來聊一下最近重拾的一些心得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2020年3月6日 星期五
KHS F20-T 折疊車
發文者:
DarkDragon
看著這個網誌的標題
老實說,非常汗顏
單車咧,已經7年不見單車的蹤影啦!
上一篇文章,2013年2月也只是計畫文,事後根本就沒有騎 Orz
當然啦,也不是都沒有騎了
偶爾偶爾,也是有從家裡騎到都會公園過
甚至在家中小孩會騎車後
也曾跑到潭雅神綠園道去小小地運動一下
或是跑到后豐與東豐鐵馬道去租車小騎一下
租來的車騎著騎著
還是覺得自己的車好騎
可是雖然有Sharan這台大車
一口氣載滿兩台大車+兩台小車還蠻難塞的
所以只要縮簡為一台大車+折疊車與兩台小車
空間上就方便許多
所以就跑去買了這台功學社的F20-T
老實說,非常汗顏
單車咧,已經7年不見單車的蹤影啦!
上一篇文章,2013年2月也只是計畫文,事後根本就沒有騎 Orz
當然啦,也不是都沒有騎了
偶爾偶爾,也是有從家裡騎到都會公園過
甚至在家中小孩會騎車後
也曾跑到潭雅神綠園道去小小地運動一下
或是跑到后豐與東豐鐵馬道去租車小騎一下
租來的車騎著騎著
還是覺得自己的車好騎
可是雖然有Sharan這台大車
一口氣載滿兩台大車+兩台小車還蠻難塞的
所以只要縮簡為一台大車+折疊車與兩台小車
空間上就方便許多
所以就跑去買了這台功學社的F20-T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從單車誌變成機車誌…
發文者:
DarkDragon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很久沒動的單車?
發文者:
DarkDragon
說來心虛,明明是「單車」與ACG誌
結果近一年的版面幾乎被機車嘴炮文佔據,單車咧?
其實還是斷斷續續地有在騎啦
只是沒有像之前這樣可以到處攻略一些勝景
去年到現在又是論文又是工作的
加上自己的懶惰
所以大多就只是帶著老婆,或是鄰居邀約小小爬一下大肚山
到望高寮或是都會公園去
老實說,這樣很難寫什麼單車誌出來
那之所以能生這一篇出來,其實是上週六的騎乘感想
上週六早上終於克服了睡魔,於7點左右爬了起來
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還有懶魔在旁
掙扎了一會兒,終於擊到了它,於8點左右出門
好在天氣不是很熱,所以騎起來還算OK
一路騎啊騎,以自己平時的速度,一下子就爬上大肚山
然後就往目標潭雅神綠園道前進
結果騎到都會公園時,想說都沒騎另一側下山
那這次試一下好了,今天天氣不錯,風景應該也不錯
果不其然,過都會公園後的那片台地,左側可以看到沙鹿與海、右側可以看台中市
配合這樣的風景,騎起來就是特別輕鬆自在
即便之前爬坡氣喘虛虛,也覺得十分舒暢~~~~~
是啦,我想起來啦,我騎單車雖然打著減肥的口號
其實最主要驅動我的動力應該是欣賞風景
就算是以前開車騎車經過的道路,只要騎上單車
在人力驅動的速度下,就是格外的不同,格外的有趣
抱著這樣的想法後,開始思考著是否該做點什麼
之後浮現在心中的是雪見的風景,看來雪見之旅勢在必行
因為騎著單車的旅行,是我的願望
上坡完後的下坡,接著回到科園路努力再回都會公園
途中遇到一家人從這條路上山,他們從我身後超車時
車上兩位小女孩響亮的「加油~~~」讓我覺得充滿了動力
帶著那發自純真的鼓勵與笑容,就這樣心懷滿足回家
計畫著下一次的旅行
結果近一年的版面幾乎被機車嘴炮文佔據,單車咧?
其實還是斷斷續續地有在騎啦
只是沒有像之前這樣可以到處攻略一些勝景
去年到現在又是論文又是工作的
加上自己的懶惰
所以大多就只是帶著老婆,或是鄰居邀約小小爬一下大肚山
到望高寮或是都會公園去
老實說,這樣很難寫什麼單車誌出來
那之所以能生這一篇出來,其實是上週六的騎乘感想
上週六早上終於克服了睡魔,於7點左右爬了起來
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還有懶魔在旁
掙扎了一會兒,終於擊到了它,於8點左右出門
好在天氣不是很熱,所以騎起來還算OK
一路騎啊騎,以自己平時的速度,一下子就爬上大肚山
然後就往目標潭雅神綠園道前進
結果騎到都會公園時,想說都沒騎另一側下山
那這次試一下好了,今天天氣不錯,風景應該也不錯
果不其然,過都會公園後的那片台地,左側可以看到沙鹿與海、右側可以看台中市
配合這樣的風景,騎起來就是特別輕鬆自在
即便之前爬坡氣喘虛虛,也覺得十分舒暢~~~~~
是啦,我想起來啦,我騎單車雖然打著減肥的口號
其實最主要驅動我的動力應該是欣賞風景
就算是以前開車騎車經過的道路,只要騎上單車
在人力驅動的速度下,就是格外的不同,格外的有趣
抱著這樣的想法後,開始思考著是否該做點什麼
之後浮現在心中的是雪見的風景,看來雪見之旅勢在必行
因為騎著單車的旅行,是我的願望
上坡完後的下坡,接著回到科園路努力再回都會公園
途中遇到一家人從這條路上山,他們從我身後超車時
車上兩位小女孩響亮的「加油~~~」讓我覺得充滿了動力
帶著那發自純真的鼓勵與笑容,就這樣心懷滿足回家
計畫著下一次的旅行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許久不見的月光森林
發文者:
DarkDragon
從去年4月那次,到今天騎上去,間隔了快一年
更不用提第一次騎自行車去已經是將近三年前的事情
那時,在努力了一個多小時牽車上山後  ̄▽ ̄||
雖然又累又渴,但是清新的空氣,廣闊的景色與自力上山的感動
從此開始了我新的興趣,單車
不過那時是從台中縣政府前,也就是豐原市出發,
翻過了新社鄉才到達位在太平市的目的地
這次朋友相約從大家都知道的136縣道上去
前者單程35KM,後者單程15KM
那...當然是後者比較輕鬆啦~~
這麼想就錯了
仔細想起當年第一次牽上月光森林
那是因為前面已經用了不少力,導致最後沒氣力
這次騎不上去是因為踩得上去會很容易「翹孤輪」啊
換句話說,根本是徒(抖)到不行的坡啊
這麼徒的坡不是沒遇過,只是長度拉得這麼長的還真是少啊
只記得去年很高興地一路開著車,載著女友上山
心中想著2.0的Focus果然不同凡響啊,哈哈
這次是騎到最後一公里處時,差點喘不過氣來
心中想著超過2.0公里的長徒坡果然不同凡響啊,嗚嗚
不管怎麼說,最終是到達目的地了
中午我們就在這邊用餐
這是我點的牛小排,風味還不錯
不過那個水果小蕃茄還是抵不過自家栽種的


之前雖然有到這裡,但從沒實際進來就坐
從月光森林裡面往外面看,風景確實相當不錯

聽朋友說也聽老闆說,天氣好的時候除了可以看到台中市外
連火力發電廠與彰化那邊都可以看到哩
可惜幾次上來都無緣見到這樣的畫面
或許下次下雨過後,可以考慮衝上山來,應該就沒問題了
午餐加上一陣休息過後,就是下山啦
下坡的感覺果然比上坡好,不過這次比較危險一點就是
因為坡陡距離又短,一不小心就是連人帶車飛出去
路上,我的煞車出了點小狀況,不過不影響行車安全
只是碟煞共振下來很吵而已
大約2點半左右就下山完成
然後拆車回家
下次如果要再來,考慮一下原路線
70公里的台中縣政府前到月光森林好了
至少大部分的路段比136的車還少一點
新社前雖然車多,不過接近平地
算是很OK
更不用提第一次騎自行車去已經是將近三年前的事情
那時,在努力了一個多小時牽車上山後  ̄▽ ̄||
雖然又累又渴,但是清新的空氣,廣闊的景色與自力上山的感動
從此開始了我新的興趣,單車
不過那時是從台中縣政府前,也就是豐原市出發,
翻過了新社鄉才到達位在太平市的目的地
這次朋友相約從大家都知道的136縣道上去
前者單程35KM,後者單程15KM
那...當然是後者比較輕鬆啦~~
這麼想就錯了
仔細想起當年第一次牽上月光森林
那是因為前面已經用了不少力,導致最後沒氣力
這次騎不上去是因為踩得上去會很容易「翹孤輪」啊
換句話說,根本是徒(抖)到不行的坡啊
這麼徒的坡不是沒遇過,只是長度拉得這麼長的還真是少啊
只記得去年很高興地一路開著車,載著女友上山
心中想著2.0的Focus果然不同凡響啊,哈哈
這次是騎到最後一公里處時,差點喘不過氣來
心中想著超過2.0公里的長徒坡果然不同凡響啊,嗚嗚
不管怎麼說,最終是到達目的地了
中午我們就在這邊用餐
這是我點的牛小排,風味還不錯
不過那個水果小蕃茄還是抵不過自家栽種的
之前雖然有到這裡,但從沒實際進來就坐
從月光森林裡面往外面看,風景確實相當不錯
聽朋友說也聽老闆說,天氣好的時候除了可以看到台中市外
連火力發電廠與彰化那邊都可以看到哩
可惜幾次上來都無緣見到這樣的畫面
或許下次下雨過後,可以考慮衝上山來,應該就沒問題了
午餐加上一陣休息過後,就是下山啦
下坡的感覺果然比上坡好,不過這次比較危險一點就是
因為坡陡距離又短,一不小心就是連人帶車飛出去
路上,我的煞車出了點小狀況,不過不影響行車安全
只是碟煞共振下來很吵而已
大約2點半左右就下山完成
然後拆車回家
下次如果要再來,考慮一下原路線
70公里的台中縣政府前到月光森林好了
至少大部分的路段比136的車還少一點
新社前雖然車多,不過接近平地
算是很OK
油壓與機械~碟煞兩大系統之爭~
發文者:
DarkDragon
起因就是今日月光森林行的時候
不知是不是因為自己體重又增加許多,加上坡度實在太徒
以致於下坡煞車時,後碟煞意外地產生沒發生過的共振現象
煞車力道是都在,不過就是整台車震個不停
平安下山之後,自然而然地就與同行的朋友討論起了碟煞系統
基本上,那位朋友是屬於機械派的,而我是屬於油碟派的
當他提起線控系統優點時,也不經意地提油壓系統缺點
針對後者,其實沒什麼好反駁的,因為是事實
不過喜愛的事物被批評時,自然會反擊幾句
就這樣爭論了十幾分鐘
事實上,要是機械系統真的那麼美好的話,油壓系統早就退出市場啦
反之亦然,所以到最後的重點只有一點,看你喜歡那一個系統的優點多
就選擇那一個
這邊是有名網站單車狂熱的比較說明
http://www.bike-mania.net/?p=116
大體上,我就是喜歡油壓碟的手感
那種壓多少力,煞多少分的感覺
比起鋼索傳遞的不確定
除了上述連結中提到的鋼索伸長量外,摩擦力也是一項因素
所以十幾分鐘後就沒什麼可以爭的
就轉移話題到音響上啦
嗯,這又是另一段話了
不知是不是因為自己體重又增加許多,加上坡度實在太徒
以致於下坡煞車時,後碟煞意外地產生沒發生過的共振現象
煞車力道是都在,不過就是整台車震個不停
平安下山之後,自然而然地就與同行的朋友討論起了碟煞系統
基本上,那位朋友是屬於機械派的,而我是屬於油碟派的
當他提起線控系統優點時,也不經意地提油壓系統缺點
針對後者,其實沒什麼好反駁的,因為是事實
不過喜愛的事物被批評時,自然會反擊幾句
就這樣爭論了十幾分鐘
事實上,要是機械系統真的那麼美好的話,油壓系統早就退出市場啦
反之亦然,所以到最後的重點只有一點,看你喜歡那一個系統的優點多
就選擇那一個
這邊是有名網站單車狂熱的比較說明
http://www.bike-mania.net/?p=116
大體上,我就是喜歡油壓碟的手感
那種壓多少力,煞多少分的感覺
比起鋼索傳遞的不確定
除了上述連結中提到的鋼索伸長量外,摩擦力也是一項因素
所以十幾分鐘後就沒什麼可以爭的
就轉移話題到音響上啦
嗯,這又是另一段話了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單車~新的打氣筒與新的把手~
發文者:
DarkDragon
本來今天趁著下班後的一點空閒
要買新的打氣筒回來
沒辦法,舊的被老爸拿去用了,還叫我買新的
那...就買吧
結果跑了大老遠到迪卡儂
印象中之前那個在這邊買只要200元左右
那就買同樣一個吧
結果到店家一看,什麼!550元
怎麼會這樣....耶
仔細回想一下,那好像是大特價的時候...
怎麼辦呢?
記得上個禮拜問家裡附近的一支400元
只是沒貨了,只好就打道回府到那間店家買囉
就是這支

造形還可以,重點在於

法式與美式嘴兩用,而且還不用換任何東西,
這比起舊的那隻,實在太方便啦
本來的目地達成啦,不過突然想起之前在網路上與人討論的肉球把手
原廠的一組2000元,但是聽說有副廠的
就在店裡找找看,唔,果然有類似的產品

想想明天應該會發薪,就這樣把這新的把手帶回家啦
說真的,多了外側那個部分,手掌對於手把的整個壓力應該會被減輕,分散
這樣長途騎乘的時候,手麻的情況應該會有所改善
看著陪了我兩年的把手與牛角


為了更舒適的手感,拆了它吧
先裝好一邊


裝上另一側的樣子


整個都完成了,真希望週六早點到來
早點有時間出門騎車!
要買新的打氣筒回來
沒辦法,舊的被老爸拿去用了,還叫我買新的
那...就買吧
結果跑了大老遠到迪卡儂
印象中之前那個在這邊買只要200元左右
那就買同樣一個吧
結果到店家一看,什麼!550元
怎麼會這樣....耶
仔細回想一下,那好像是大特價的時候...
怎麼辦呢?
記得上個禮拜問家裡附近的一支400元
只是沒貨了,只好就打道回府到那間店家買囉
就是這支
造形還可以,重點在於
法式與美式嘴兩用,而且還不用換任何東西,
這比起舊的那隻,實在太方便啦
本來的目地達成啦,不過突然想起之前在網路上與人討論的肉球把手
原廠的一組2000元,但是聽說有副廠的
就在店裡找找看,唔,果然有類似的產品
想想明天應該會發薪,就這樣把這新的把手帶回家啦
說真的,多了外側那個部分,手掌對於手把的整個壓力應該會被減輕,分散
這樣長途騎乘的時候,手麻的情況應該會有所改善
看著陪了我兩年的把手與牛角
為了更舒適的手感,拆了它吧
先裝好一邊
裝上另一側的樣子
整個都完成了,真希望週六早點到來
早點有時間出門騎車!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單車拆卸保養
發文者:
DarkDragon
嗯,算來今天也快滿二年啦
手上這台車
Giant XTC SE '07年版
這台帶我進入自行車世界的車
陪我騎過月光森林,雪見,白毛山林道,大雪山,塔塔加,彰化139線道等地
隨著騎得愈多,裝備也愈買愈多
除了個人人身安全部品
從鈴噹,手機袋,GPS軌跡記錄器,踏板到後貨架
還有試換過1.5胎寬的輪胎
就是沒有好好整理過這台車
所以趁著最近假日比較清閒的一刻,買了整套的自行車手工具
配合之前採買的MTB登山車保養書籍
認真地開始拆卸與保養起這台車
買了廉價的工具,還真的是跟書本配合不起來啊 XDXD
後輪因為自行補過內胎與換過外胎等等經驗
從車架上拿下來很快
可是說到要拆飛輪啊,那可真是忙了一個多小時還搞不太清楚要怎麼拆XD
最後終於發覺得那個拆BB旁的工具是拿來拆飛輪的
最初的一拆...還真的十分地恐怖
因為沒有經驗,深怕拆壞了東西,不管是斷裂、崩牙還是六角螺絲頭損壞等
「咔咔咔咔咔~~」,這就是最初拆飛輪的聲音
心中第一個念頭,完啦,崩掉了嘛
但是動手了就是動手了,只好硬著頭皮繼續
這時才發現,這是正常的聲音
或許是為了防止鎖上時鬆脫,飛輪與上鎖的零件面有齒狀突起
所以在兩者接觸時,會有聲響...
接著就是愉快地將整個變得黑到不行的飛輪進行清潔......
愉快個鬼啊,沒買專用清潔液或是煤油與柴油之類的東西
上面的油垢根本很難清下來... ...清下來...
有了,反正東西都拆下來,不怕溶劑碰到橡皮油封
拿出之前清摩托車的恐龍191
哇!果然清潔溜溜~~~~~~~~~
只是量用的蠻大的
接著就是棘輪的部分啦
飛輪拆下來後,這部分就很簡單啦
兩個活動板手反手一弄就開啦
不過仔細一看,裡面的潤滑劑並沒有很糟
仍然保有原始的綠色,所以把珠子重塞好後
就再鎖回去啦
後輪解決後,接著就換大盤啦
先把鍊條弄離開齒盤
然後轉開曲柄上的螺絲,把退曲柄的工具裝上
用力地轉~~~~~~~疑?無效
再仔細地觀查一下,好像有哪邊不一樣...
洗個手,上網查一下資料
天殺的,系統不符啊~~~~~~~~~~~~~~~~~~~~~~~~~~~
我這工具只能拆四方軸系統的,另外加買的也只能拆一體式大盤
就是欠了拆ISIS十爪式系統的工具啊 Orz
不死心地弄了幾次後,還是乖乖地放棄
然後盡最大所能把最大齒的部分拆下來好好清一清
並把整條鍊條也清潔過後
下午四點多...時間過得真快啊
把所有零件組起來,把想換的外胎再換上
調整一下變速系統後
五點多出門試了一下車子...
嗯,果然是好車,騎起來的感覺沒什麼差耶 XD
不過後飛輪亮晶晶的,心情就是不一樣
回家的路上問了一下店家關於ISIS系統退曲柄的工具
大概還要300元
我看算在下個月預算吧
就算不拆BB,我也要好好地清潔一下前齒盤啊
經過這次的經驗,我也算半出師了!?
手上這台車
Giant XTC SE '07年版
這台帶我進入自行車世界的車
陪我騎過月光森林,雪見,白毛山林道,大雪山,塔塔加,彰化139線道等地
隨著騎得愈多,裝備也愈買愈多
除了個人人身安全部品
從鈴噹,手機袋,GPS軌跡記錄器,踏板到後貨架
還有試換過1.5胎寬的輪胎
就是沒有好好整理過這台車
所以趁著最近假日比較清閒的一刻,買了整套的自行車手工具
配合之前採買的MTB登山車保養書籍
認真地開始拆卸與保養起這台車
買了廉價的工具,還真的是跟書本配合不起來啊 XDXD
後輪因為自行補過內胎與換過外胎等等經驗
從車架上拿下來很快
可是說到要拆飛輪啊,那可真是忙了一個多小時還搞不太清楚要怎麼拆XD
最後終於發覺得那個拆BB旁的工具是拿來拆飛輪的
最初的一拆...還真的十分地恐怖
因為沒有經驗,深怕拆壞了東西,不管是斷裂、崩牙還是六角螺絲頭損壞等
「咔咔咔咔咔~~」,這就是最初拆飛輪的聲音
心中第一個念頭,完啦,崩掉了嘛
但是動手了就是動手了,只好硬著頭皮繼續
這時才發現,這是正常的聲音
或許是為了防止鎖上時鬆脫,飛輪與上鎖的零件面有齒狀突起
所以在兩者接觸時,會有聲響...
接著就是愉快地將整個變得黑到不行的飛輪進行清潔......
愉快個鬼啊,沒買專用清潔液或是煤油與柴油之類的東西
上面的油垢根本很難清下來... ...清下來...
有了,反正東西都拆下來,不怕溶劑碰到橡皮油封
拿出之前清摩托車的恐龍191
哇!果然清潔溜溜~~~~~~~~~
只是量用的蠻大的
接著就是棘輪的部分啦
飛輪拆下來後,這部分就很簡單啦
兩個活動板手反手一弄就開啦
不過仔細一看,裡面的潤滑劑並沒有很糟
仍然保有原始的綠色,所以把珠子重塞好後
就再鎖回去啦
後輪解決後,接著就換大盤啦
先把鍊條弄離開齒盤
然後轉開曲柄上的螺絲,把退曲柄的工具裝上
用力地轉~~~~~~~疑?無效
再仔細地觀查一下,好像有哪邊不一樣...
洗個手,上網查一下資料
天殺的,系統不符啊~~~~~~~~~~~~~~~~~~~~~~~~~~~
我這工具只能拆四方軸系統的,另外加買的也只能拆一體式大盤
就是欠了拆ISIS十爪式系統的工具啊 Orz
不死心地弄了幾次後,還是乖乖地放棄
然後盡最大所能把最大齒的部分拆下來好好清一清
並把整條鍊條也清潔過後
下午四點多...時間過得真快啊
把所有零件組起來,把想換的外胎再換上
調整一下變速系統後
五點多出門試了一下車子...
嗯,果然是好車,騎起來的感覺沒什麼差耶 XD
不過後飛輪亮晶晶的,心情就是不一樣
回家的路上問了一下店家關於ISIS系統退曲柄的工具
大概還要300元
我看算在下個月預算吧
就算不拆BB,我也要好好地清潔一下前齒盤啊
經過這次的經驗,我也算半出師了!?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5/29 二水水里鐵馬行
發文者:
DarkDragon
趁著這次四天連假,難得公司同事大家都有空一起騎自行車。
在考慮到以輕鬆悠閒路線為主之後,
主辦人就訂了從二水火車站出發,到水里後往返
全長約70公里的路線。
當天很汗顏地,雖然我住的最近
但二水實在沒去過,小迷了一段路後,
還是以遲到做收,原定0800到二水火車站,我0810才到。
然後再等了一位迷路的同事,於0840左右正式出發。
一開始,熱身做得不太夠,再加上早餐沒吃,騎得較平常慢
而同事們都以十分不錯的速度前進
好險自己有練過,不然大概要出糗了。
我們先從二水火車站經集集支線旁的自行車道前進,
到源泉火車站後,再轉縣道152線,員集路往名間前進。
源泉火車站附近就是彰化縣有名的灌溉渠道,八堡圳
而我們也在現今用水管制中心旁的林先生廟,稍稍留影記念。

這條員集路一路上的風景雖稱不上什麼勝景
但涼爽無車的田園景色,卻也是小有風味
尤其在這條路悠悠哉哉地騎著自行車
感受更是不同。
不過就在要進入名間市區時,有點小狀況發生
一位同事的小折有點問題,後輪的胎壓有點不足
另一位更慘一點,好像早餐有點問題,鬧肚子不舒服
在找到機車行,借充一下氣,然後稍做小歇後,就又往集集方向前進
繞過濁水車站,到了台3線與台16線共線的路段
這段算是無可避免,暫時要在車流量較多的大路上騎車
而且還沒有樹蔭....幸好只是一小段,而且時間還好,天氣還不會很熱。
忍耐一陣子,終於進入到集集有名的綠色隧道中
心情是稍稍地感到寬慰
之所以只是稍稍,那是因為只要有來過的都知道
這是一段不短的緩上坡,雖然不用曬太陽,可是體力的付出要比較大
當然,對我來說,只是速度變得更慢,一切還OK
出了綠色隧道的山洞之後,集集火車站就近在眼前了
是的,不虧是中台灣的名勝之一,早上十點左右,人氣就滿滿
只見到處是人潮,人來人往的
而我們也在這邊再次合照記念一下
我們有騎自行車到集集來

接著,今天的重頭戲來啦!
我們往明新書院的方向前進,真真正正的山路路線開始
這條是投28線,經這條路可以上到有名的自行車挑戰路線:集集大山
不過,我們今天的路線當然不是這個
不然下次大概就沒有人肯在跟團 XD
不選台16平坦大路
而選擇此條路線的原因只是車少又有樹蔭
騎起來會比較「舒服」
話雖如此,可是活動主辦人,帶頭大哥還是騎的很吃力
就短短的這段小路,我們休息了三次之多
但時間也差不多接近中午,大家肚子也餓了。
最後一次休息,其實也已經是下坡中段,就這樣一路下滑到水里
在水里隨便找了間便當店用餐後
另一個重頭戲就要上場
附近的二坪山上有間冰店,而這個坡又是陡的嚇人
所以主辦人要跟大家賭一下,只要有人不落地上到冰店
枝仔冰20隻吃到爽!!!
說實話,這坡,還是真的是很陡
雖然我騎過的路不多,但中高難度的大雪山也戰過了
需要變速退到底,用最大齒比騎的路段,這難度確實不簡單
只是短了些,其實沒什麼看頭 XD
就這樣,另一位同事與我兩個人完成這個目標
主辦人就這樣請大家吃冰吃到爽

看這大家滿足的
回程,因為剛剛的陡坡,主辦大哥抽筋負傷
我們特地跑到水里車站前的屈臣氏買了肌樂之類的藥
並在7-11補充一下攜帶的水量
然後決議,走台16線回集集,這樣比較不會再爬坡負傷加重
回程走的不是山路,又有點緩下坡
可說是風也似地飛快
很快地回到集集車站附近
然後在集集古窯(十三目仔窯)那邊再小休一下
合影留念後,再次起程準備回家

最後這一段,除了集集隧道前的小上坡之外
幾乎是一路下滑了。
只見兩名同事,開始飛也似地一路狂飆,
似乎要把上午爬坡時所保留的實力全部用光。
一開始,我還想說難得騎在綠色隧道上,還是下坡輕鬆騎
就慢慢欣賞吧
然後還是維持自己的步調
等到其它落後的人馬都跟上,一同回到名間的員集路上時
心中一個念頭慢慢浮現,想說:要不然追追看好啦
就跟著另外兩位,一起用30km/h左右的速度一路追趕
追了幾十分鐘都追不到人...開始有點累了
剛好也回到林先生廟附近,就提高注意力,要準備彎往源泉車站
然後就看到一位早就在等著,還有一位失蹤了 Orz
反正員集路直走還是遇得到二水車站
我們就先啟程回到二水車站
然後等大家一位一位回到出發點後
收拾收拾車子與愉快的心情
踏上回家的路
這次我終於搞懂Google KMZ檔的用法,本次路徑如下:
檢視較大的地圖
在考慮到以輕鬆悠閒路線為主之後,
主辦人就訂了從二水火車站出發,到水里後往返
全長約70公里的路線。
當天很汗顏地,雖然我住的最近
但二水實在沒去過,小迷了一段路後,
還是以遲到做收,原定0800到二水火車站,我0810才到。
然後再等了一位迷路的同事,於0840左右正式出發。
一開始,熱身做得不太夠,再加上早餐沒吃,騎得較平常慢
而同事們都以十分不錯的速度前進
好險自己有練過,不然大概要出糗了。
我們先從二水火車站經集集支線旁的自行車道前進,
到源泉火車站後,再轉縣道152線,員集路往名間前進。
源泉火車站附近就是彰化縣有名的灌溉渠道,八堡圳
而我們也在現今用水管制中心旁的林先生廟,稍稍留影記念。
這條員集路一路上的風景雖稱不上什麼勝景
但涼爽無車的田園景色,卻也是小有風味
尤其在這條路悠悠哉哉地騎著自行車
感受更是不同。
不過就在要進入名間市區時,有點小狀況發生
一位同事的小折有點問題,後輪的胎壓有點不足
另一位更慘一點,好像早餐有點問題,鬧肚子不舒服
在找到機車行,借充一下氣,然後稍做小歇後,就又往集集方向前進
繞過濁水車站,到了台3線與台16線共線的路段
這段算是無可避免,暫時要在車流量較多的大路上騎車
而且還沒有樹蔭....幸好只是一小段,而且時間還好,天氣還不會很熱。
忍耐一陣子,終於進入到集集有名的綠色隧道中
心情是稍稍地感到寬慰
之所以只是稍稍,那是因為只要有來過的都知道
這是一段不短的緩上坡,雖然不用曬太陽,可是體力的付出要比較大
當然,對我來說,只是速度變得更慢,一切還OK
出了綠色隧道的山洞之後,集集火車站就近在眼前了
是的,不虧是中台灣的名勝之一,早上十點左右,人氣就滿滿
只見到處是人潮,人來人往的
而我們也在這邊再次合照記念一下
我們有騎自行車到集集來
接著,今天的重頭戲來啦!
我們往明新書院的方向前進,真真正正的山路路線開始
這條是投28線,經這條路可以上到有名的自行車挑戰路線:集集大山
不過,我們今天的路線當然不是這個
不然下次大概就沒有人肯在跟團 XD
不選台16平坦大路
而選擇此條路線的原因只是車少又有樹蔭
騎起來會比較「舒服」
話雖如此,可是活動主辦人,帶頭大哥還是騎的很吃力
就短短的這段小路,我們休息了三次之多
但時間也差不多接近中午,大家肚子也餓了。
最後一次休息,其實也已經是下坡中段,就這樣一路下滑到水里
在水里隨便找了間便當店用餐後
另一個重頭戲就要上場
附近的二坪山上有間冰店,而這個坡又是陡的嚇人
所以主辦人要跟大家賭一下,只要有人不落地上到冰店
枝仔冰20隻吃到爽!!!
說實話,這坡,還是真的是很陡
雖然我騎過的路不多,但中高難度的大雪山也戰過了
需要變速退到底,用最大齒比騎的路段,這難度確實不簡單
只是短了些,其實沒什麼看頭 XD
就這樣,另一位同事與我兩個人完成這個目標
主辦人就這樣請大家吃冰吃到爽
看這大家滿足的
回程,因為剛剛的陡坡,主辦大哥抽筋負傷
我們特地跑到水里車站前的屈臣氏買了肌樂之類的藥
並在7-11補充一下攜帶的水量
然後決議,走台16線回集集,這樣比較不會再爬坡負傷加重
回程走的不是山路,又有點緩下坡
可說是風也似地飛快
很快地回到集集車站附近
然後在集集古窯(十三目仔窯)那邊再小休一下
合影留念後,再次起程準備回家
最後這一段,除了集集隧道前的小上坡之外
幾乎是一路下滑了。
只見兩名同事,開始飛也似地一路狂飆,
似乎要把上午爬坡時所保留的實力全部用光。
一開始,我還想說難得騎在綠色隧道上,還是下坡輕鬆騎
就慢慢欣賞吧
然後還是維持自己的步調
等到其它落後的人馬都跟上,一同回到名間的員集路上時
心中一個念頭慢慢浮現,想說:要不然追追看好啦
就跟著另外兩位,一起用30km/h左右的速度一路追趕
追了幾十分鐘都追不到人...開始有點累了
剛好也回到林先生廟附近,就提高注意力,要準備彎往源泉車站
然後就看到一位早就在等著,還有一位失蹤了 Orz
反正員集路直走還是遇得到二水車站
我們就先啟程回到二水車站
然後等大家一位一位回到出發點後
收拾收拾車子與愉快的心情
踏上回家的路
這次我終於搞懂Google KMZ檔的用法,本次路徑如下: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5/3號再戰塔塔加
發文者:
DarkDragon
聽起來是很帥氣的標題啦!
不過實際上整個騎乘的距離是少了一半以上 XD
是的,自從去年於10/31日挑戰失敗以來,就一直很想再騎一次。
那清新的空氣,高聳入雲的景色,一直在召喚著我。
所以當鄰居邀約要再戰一次時,就豪不猶豫地答應他。
當天因為是大型的團體行動(約20來位),所以起了很大一個大早。
清晨4點半就起床了,然後騎著車到集合地點去
然後看著跟團的車隊團友們,整裝準備,與陸續到齊
6點左右才正式出發。
這次本想,因為不用開車,不用太擔心沒有回程體力
要實實在在地再戰一次同富到塔塔加
只是,一聽到12點左右有訂餐廳,要聚餐
這句「我要參加挑戰組!」就縮了回去....
乖乖地跟其它人從觀峰停車場開始騎。
因為照上次的經驗,就算這次體力較好,
要四個小時多完成同富到塔塔加,還是太拚了
雖然帳面上算來,平均時速只要到10km/h
但連續上坡無下坡的路段,實在是一大考驗啊
(上次從8點半出發,戰到下午3點半才到夫妻樹)
真的要講,那天天氣很不錯,
我一路練習著10 km/h的均速,
緩緩地跟著鄰居與其它隊友一起聊天上坡。
風景一樣美麗,沒帶著相機有點可惜,
不過帶新相機多重的,而且會心痛,就算了吧。
下次開車再說!
本想著,這次路程只有一半,
我踩的速度又比上次慢,整個維持均一步調,
應該會輕輕鬆鬆的一路精神飽滿地上山。
結果,不知道是睡(休息)不足,還是高山空氣稀薄,
竟然跟上次一樣,一過同富隧道後,就覺得腿有點小沒力...
然後愈接近夫妻樹,愈是覺得雙腿無力,明明身體還很有勁啊。
瞄了一下時間,此時接近11點,阿里山區一如往常,開始起霧了...
好像我的體力也隨之遇上麻煩一般。
可是,其實也還好,頂多就是踩不快,還沒有像上次一樣,
連踩都很懶,幾乎就是不想動,接著11點半左右,就到達夫妻樹。
此時,視線已經算是非常差,所以陪朋友小休一下,大約20分左右
然後,就一路在視野只有10幾公尺不到的濃霧之下,一步步地往塔塔加騎去。
終於在12點20分左右,順利到達終點,塔塔加遊客中心。
小休哈啦一下,1300,人員到齊,大伙們就在那邊餐廳用餐
這算是難得的大餐,就我言,很少出來騎自行車還吃那麼好的。
一整桌的各式山產,相較看著樓下一堆騎上來吃泡麵的,就覺得很爽 XD
1400,刺激的來了,打開前叉鎖,打開前後車燈,穿上防寒外套。
長達20多公里的下坡要開始了。
這應該是印象中第二長的下坡,
最長的還是某次大雪山挑戰失敗,從26公里處下滑。
但是從這麼高的地方(標高:2610),還是第一次。
而除了刺激之外,相伴的就是危險,何況整條路都還是霧茫茫的。
所以大家無不互相提醒,下坡危險,煞車力道不能全煞,
也不能煞的時間過長,讓它過熱,
速度絕對不能快,要慢慢的下滑,安全第一..........
提醒歸提醒啦,霧濃時還好,等到離開同富隧道,視野開始良好起來
哪一個時速不是超過30公里,最前排的破50的應該大有人在。
就這樣,咻的一下,早上騎得喘噓噓,長達4個多小時的路程,
在45分鐘之內,又回到了原點。
然後車子再次上貨車,與大家一起回到台中。
這次算是輕鬆許多的路程
雖然沒能達成挑戰的目標,不過再次檢查一下自己的能力
希望下次也能像那些挑戰組的車友一樣,四個多小時就完成同富到塔塔加。
不過實際上整個騎乘的距離是少了一半以上 XD
是的,自從去年於10/31日挑戰失敗以來,就一直很想再騎一次。
那清新的空氣,高聳入雲的景色,一直在召喚著我。
所以當鄰居邀約要再戰一次時,就豪不猶豫地答應他。
當天因為是大型的團體行動(約20來位),所以起了很大一個大早。
清晨4點半就起床了,然後騎著車到集合地點去
然後看著跟團的車隊團友們,整裝準備,與陸續到齊
6點左右才正式出發。
這次本想,因為不用開車,不用太擔心沒有回程體力
要實實在在地再戰一次同富到塔塔加
只是,一聽到12點左右有訂餐廳,要聚餐
這句「我要參加挑戰組!」就縮了回去....
乖乖地跟其它人從觀峰停車場開始騎。
因為照上次的經驗,就算這次體力較好,
要四個小時多完成同富到塔塔加,還是太拚了
雖然帳面上算來,平均時速只要到10km/h
但連續上坡無下坡的路段,實在是一大考驗啊
(上次從8點半出發,戰到下午3點半才到夫妻樹)
真的要講,那天天氣很不錯,
我一路練習著10 km/h的均速,
緩緩地跟著鄰居與其它隊友一起聊天上坡。
風景一樣美麗,沒帶著相機有點可惜,
不過帶新相機多重的,而且會心痛,就算了吧。
下次開車再說!
本想著,這次路程只有一半,
我踩的速度又比上次慢,整個維持均一步調,
應該會輕輕鬆鬆的一路精神飽滿地上山。
結果,不知道是睡(休息)不足,還是高山空氣稀薄,
竟然跟上次一樣,一過同富隧道後,就覺得腿有點小沒力...
然後愈接近夫妻樹,愈是覺得雙腿無力,明明身體還很有勁啊。
瞄了一下時間,此時接近11點,阿里山區一如往常,開始起霧了...
好像我的體力也隨之遇上麻煩一般。
可是,其實也還好,頂多就是踩不快,還沒有像上次一樣,
連踩都很懶,幾乎就是不想動,接著11點半左右,就到達夫妻樹。
此時,視線已經算是非常差,所以陪朋友小休一下,大約20分左右
然後,就一路在視野只有10幾公尺不到的濃霧之下,一步步地往塔塔加騎去。
終於在12點20分左右,順利到達終點,塔塔加遊客中心。
小休哈啦一下,1300,人員到齊,大伙們就在那邊餐廳用餐
這算是難得的大餐,就我言,很少出來騎自行車還吃那麼好的。
一整桌的各式山產,相較看著樓下一堆騎上來吃泡麵的,就覺得很爽 XD
1400,刺激的來了,打開前叉鎖,打開前後車燈,穿上防寒外套。
長達20多公里的下坡要開始了。
這應該是印象中第二長的下坡,
最長的還是某次大雪山挑戰失敗,從26公里處下滑。
但是從這麼高的地方(標高:2610),還是第一次。
而除了刺激之外,相伴的就是危險,何況整條路都還是霧茫茫的。
所以大家無不互相提醒,下坡危險,煞車力道不能全煞,
也不能煞的時間過長,讓它過熱,
速度絕對不能快,要慢慢的下滑,安全第一..........
提醒歸提醒啦,霧濃時還好,等到離開同富隧道,視野開始良好起來
哪一個時速不是超過30公里,最前排的破50的應該大有人在。
就這樣,咻的一下,早上騎得喘噓噓,長達4個多小時的路程,
在45分鐘之內,又回到了原點。
然後車子再次上貨車,與大家一起回到台中。
這次算是輕鬆許多的路程
雖然沒能達成挑戰的目標,不過再次檢查一下自己的能力
希望下次也能像那些挑戰組的車友一樣,四個多小時就完成同富到塔塔加。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台中縣西側大縱走
發文者:
DarkDragon
那天也是臨時起意,約鄰居一同在騎車。
只是大家都有事,拖到下午四點左右才成行。
一開始本想帶他騎上坡,再來一次潭雅神來回。
不過他說剛喝過酒,怕上坡有問題,不如來個輕鬆一點的路線。
由他帶路往北向大甲前進!
反正就運動運動嘛,換點新路線也好。
就這樣出門了。
不過沒想到逛得這麼遠,從龍井一路向北,然後經沙鹿
在清水小休,吃個米糕,繞小路到自行車運動場
接著回到大馬路,以最高40公里時速過大甲溪大橋
在鎮瀾宮門口拜拜,示意一下
馬上就轉向大安鄉,然後從西濱快速道路經梧棲最後轉向回家
因為太晚出發了,回來時,已經過了八點。
路程算是蠻愉快的,因為是見識到新的風景
不過比較糟的二件事就是
一、我的Topeak無線碼錶又斷訊
真是的,無線的也不見得好啊,調整個收訊方位就搞了好久
唉~~好想買鄰居那個Garmin 705
可是那一台比我買這台車價位還高,實在買不下手
二、電池準備不足,那個GPS Data Logger記錄中斷
沒有把整個路經繞成一個大圓,實在可惜。
只是大家都有事,拖到下午四點左右才成行。
一開始本想帶他騎上坡,再來一次潭雅神來回。
不過他說剛喝過酒,怕上坡有問題,不如來個輕鬆一點的路線。
由他帶路往北向大甲前進!
反正就運動運動嘛,換點新路線也好。
就這樣出門了。
不過沒想到逛得這麼遠,從龍井一路向北,然後經沙鹿
在清水小休,吃個米糕,繞小路到自行車運動場
接著回到大馬路,以最高40公里時速過大甲溪大橋
在鎮瀾宮門口拜拜,示意一下
馬上就轉向大安鄉,然後從西濱快速道路經梧棲最後轉向回家
因為太晚出發了,回來時,已經過了八點。
路程算是蠻愉快的,因為是見識到新的風景
不過比較糟的二件事就是
一、我的Topeak無線碼錶又斷訊
真是的,無線的也不見得好啊,調整個收訊方位就搞了好久
唉~~好想買鄰居那個Garmin 705
可是那一台比我買這台車價位還高,實在買不下手
二、電池準備不足,那個GPS Data Logger記錄中斷
沒有把整個路經繞成一個大圓,實在可惜。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潭雅神半日遊
發文者:
DarkDragon
沒錯,那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
但也不清楚發了什麼神經
就決定從家中直接驅自行車前往潭雅神綠園道繞個一圈再回來
下午 3:30左右
從家中出發,越過國道3號的龍井交流道,往中科方向騎去。
憑著當兵時的印象,本想抄小路往忠義村那座放坦克的公園
沒想到一路延潭雅神綠園道指示牌的指引
才發現原來路已經開通到中科這邊
還立了個與潭子鄉起點相同的自行車碑
而且這座新開的起點公園,佔地不小,又有小丘、大樹與步道
同時有停車格,停車也方便,算是比潭子鄉起點便利許多
接著這邊平地,對於已經攻過塔塔加的我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一路很順利地騎到了潭子
路途比較麻煩的一點大概就是幾處路段還在施工,需要繞道而行
看樣子是要搭橋跨過馬路的樣子
這也是潭雅神較不如東豐與后豐的原因,太靠近都市了
橫跨過太多條的馬路,而這些路通常車還不少
因為有經過小型的工業區域
景點上也較沒什麼特別的
不過要說完全沒有好風景嘛,也不是那麼一回事。
那天,真的是個好天氣,連平時照相功力差的我。
也拍得出好照片,橋上,農家,大雅終點的公園綠樹與小丘。
還有時機剛剛好等到要降落的飛機。
心滿意足,整整2個小時半的自行車之旅,於0600落幕。
![]() |
潭雅神半日遊 |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塔塔加高山洗禮
發文者:
DarkDragon
在經歷過上週騎過台中縣三坑的復健練習
把近一個多月沒騎過上坡路段的感覺找回來後
終於是有一點點的信心可以挑戰一下海拔2600多公尺的塔塔加
不過對於同伴從水里出發的邀約還是敬謝不敏
我想,還是乖乖地從同富出發就好
畢竟海拔高度差近2000公尺可不是開玩笑的
清晨5:30分起床,起了個大早,準時於0600上龍井交流道
然後在0635到達名間交流道下與同伴會合
耶,終於輪到不是我睡過頭,不過這種事情其實也沒什麼好高興的
稍微等了一下同伴後重新出發,接著完成與補給車會合
與從水里出發的同伴相會,並發出上車邀約等事情後
0830終於到達了同富國中小學前,正式地開始了一整天的行程
一開始只覺得還算相當輕鬆,相較於上週的坡度,實在相當的小兒科
但是總長超過40KM的上坡旅程還是不可小看
尤其海拔漸漸上昇之後,空氣相對稀薄,所以一開始算放慢了一點點的速度
大約以9~12Km/H的速度一路向上
由於初始總是體力滿滿,不到兩個小時就來到了台21線116K的望高茶園
這邊大約騎了15公里左右

稍做休息,補充水分與糖份,並等後落單同伴確認一下狀況後
1030開始再做出發。
這時實在是太輕敵與看得起自己的體力了。
此時速度仍是不變,想說已經騎了大約1/3的路程了,還是生龍活虎地
腿力仍然沒有什麼異狀,應該是OK啦
一路騎上到觀峰開始休息就覺得不太對勁
雖然對於只剩下約一半多一點(25km左右,全長約45km)
但已經不敢再堅持逼近9Km/H左右的速度
開始以8Km/H為主,然後比較徒一點就6~7Km/H
然後大盤退到最小,開始祈禱腿力不要耗盡
果不其然,在接近中午12點過後,於1230開始正式覺得腿在酸了
雖然還沒有到痛的境界,也只是隱隱約約,明顯是個警訊了
同時感受到的還有速度方面,也一整個降低,此時只來到127Km左右的距離
騎了同樣的兩小時左右,只有推進不到15公里
還逼近到只有10Km的距離
不過肚子餓了,還是得先填飽肚子,就小休一下再說
休息了片刻,再騎了一個小時左右
終於順利穿過某個遂道,不過也只有這一個小時左右的腿力可以發揮
接著開始進入毅力決定一切的關鍵時刻
是的,此該恨不得從觀峰出發的同伴可以馬上下滑
開著補給車連人帶車把我接到塔塔加上
我騎得好酸啊~~~~~~~~~~Orz
是沒有同伴說高海拔所特有的空氣稀薄,吸不到氧氣的感覺
休息個片刻,也是馬上可以上鐵馬來騎個100多公尺
可是馬上腿就會酸,明顯已經沒力了,跟跑20KM半程馬拉松差不多
再這樣休休騎騎一個半小時左右
中途終於看到第三出發點出發的同伴終於下滑,準備開補給車
也遇到了從水里上來的同伴從後面追了上來
看到了友人的加油簡訊,稍稍產生了連續騎3公里的拚勁...
瞄到山壁上標高2310公尺的牌子,訝異於已經爬這麼高的實力
還有自己已經沒力了,還騎在車上心虛地接受開車上來旅客的加油聲 XD
1500左右,此時還差倒數第二站,夫妻樹約不到3公里了
當然這也意味著離最高點,今日的終點塔塔加已經只剩下5公里了
可是無奈於現實的殘酷:
就算我用牽的上去,只會超過預定的離開時間1600
同時山上天黑的快,而天黑的山,是很危險的(都是理由嘛 XD)
終於放開一切,拚著預留的最後腿力
1530左右,到達了夫妻樹

飲恨於此呀 Orz
不過,對於一位體重超過80公斤的胖子
已經相當不錯了嘛,對吧(自我安慰中)
然後車子上補給車,到達塔塔加後
開心地享用熱騰騰的湯麵
與不是很冰涼的啤酒
真的通體舒暢呀
如果腿的耐力再高一點,早上出發再早一點
這目標應該可以達成吧
不過,這樣就有個理由來個第二次啦!
把近一個多月沒騎過上坡路段的感覺找回來後
終於是有一點點的信心可以挑戰一下海拔2600多公尺的塔塔加
不過對於同伴從水里出發的邀約還是敬謝不敏
我想,還是乖乖地從同富出發就好
畢竟海拔高度差近2000公尺可不是開玩笑的
清晨5:30分起床,起了個大早,準時於0600上龍井交流道
然後在0635到達名間交流道下與同伴會合
耶,終於輪到不是我睡過頭,不過這種事情其實也沒什麼好高興的
稍微等了一下同伴後重新出發,接著完成與補給車會合
與從水里出發的同伴相會,並發出上車邀約等事情後
0830終於到達了同富國中小學前,正式地開始了一整天的行程
一開始只覺得還算相當輕鬆,相較於上週的坡度,實在相當的小兒科
但是總長超過40KM的上坡旅程還是不可小看
尤其海拔漸漸上昇之後,空氣相對稀薄,所以一開始算放慢了一點點的速度
大約以9~12Km/H的速度一路向上
由於初始總是體力滿滿,不到兩個小時就來到了台21線116K的望高茶園
這邊大約騎了15公里左右
稍做休息,補充水分與糖份,並等後落單同伴確認一下狀況後
1030開始再做出發。
這時實在是太輕敵與看得起自己的體力了。
此時速度仍是不變,想說已經騎了大約1/3的路程了,還是生龍活虎地
腿力仍然沒有什麼異狀,應該是OK啦
一路騎上到觀峰開始休息就覺得不太對勁
雖然對於只剩下約一半多一點(25km左右,全長約45km)
但已經不敢再堅持逼近9Km/H左右的速度
開始以8Km/H為主,然後比較徒一點就6~7Km/H
然後大盤退到最小,開始祈禱腿力不要耗盡
果不其然,在接近中午12點過後,於1230開始正式覺得腿在酸了
雖然還沒有到痛的境界,也只是隱隱約約,明顯是個警訊了
同時感受到的還有速度方面,也一整個降低,此時只來到127Km左右的距離
騎了同樣的兩小時左右,只有推進不到15公里
還逼近到只有10Km的距離
不過肚子餓了,還是得先填飽肚子,就小休一下再說
休息了片刻,再騎了一個小時左右
終於順利穿過某個遂道,不過也只有這一個小時左右的腿力可以發揮
接著開始進入毅力決定一切的關鍵時刻
是的,此該恨不得從觀峰出發的同伴可以馬上下滑
開著補給車連人帶車把我接到塔塔加上
我騎得好酸啊~~~~~~~~~~Orz
是沒有同伴說高海拔所特有的空氣稀薄,吸不到氧氣的感覺
休息個片刻,也是馬上可以上鐵馬來騎個100多公尺
可是馬上腿就會酸,明顯已經沒力了,跟跑20KM半程馬拉松差不多
再這樣休休騎騎一個半小時左右
中途終於看到第三出發點出發的同伴終於下滑,準備開補給車
也遇到了從水里上來的同伴從後面追了上來
看到了友人的加油簡訊,稍稍產生了連續騎3公里的拚勁...
瞄到山壁上標高2310公尺的牌子,訝異於已經爬這麼高的實力
還有自己已經沒力了,還騎在車上心虛地接受開車上來旅客的加油聲 XD
1500左右,此時還差倒數第二站,夫妻樹約不到3公里了
當然這也意味著離最高點,今日的終點塔塔加已經只剩下5公里了
可是無奈於現實的殘酷:
- 晚上還要上課
- 我是自己一個人開車
- 還有天生的惰性 XD
就算我用牽的上去,只會超過預定的離開時間1600
同時山上天黑的快,而天黑的山,是很危險的(都是理由嘛 XD)
終於放開一切,拚著預留的最後腿力
1530左右,到達了夫妻樹
飲恨於此呀 Orz
不過,對於一位體重超過80公斤的胖子
已經相當不錯了嘛,對吧(自我安慰中)
然後車子上補給車,到達塔塔加後
開心地享用熱騰騰的湯麵
與不是很冰涼的啤酒
真的通體舒暢呀
如果腿的耐力再高一點,早上出發再早一點
這目標應該可以達成吧
不過,這樣就有個理由來個第二次啦!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假日的小探險~高美濕地~
發文者:
DarkDragon
週日下午,該辦的事都差不多了
對於自己又沒有早起去騎個山路感到後悔
決定延續上週騎到火力發電廠的平地探險之旅
但火力發電廠邊實在太無趣啦
隨手翻開地圖再瞄了一下
瞬間就想起同在台中港區附近的高美濕地
拚到高美濕地再回來
跟想像中的差不多,除了東北季風的強勁讓我覺得有些吃力外
也只比火力發電廠稍稍遠一點,來回大約1個小時半左右
人很多,尤其是情侶,所以風景很不錯(什麼嘛.....)
還有看到有人在拍婚紗照,那個長長的禮服就這樣整個垂到地上
沾到泥土,碰到海水,我想洗的人會很嘔吧(真沒浪漫情懷....)
提到高美濕地,那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是著名的景色
那對新人在拍婚紗照的同時,也是以此為背景主題
可是無可救藥的我,怎樣都揮之不去的印象
是村雨良與城茂的戰鬥
假面騎士Spirits第二部最後一話,ZX vs 強人
果然無可救藥啦
對於自己又沒有早起去騎個山路感到後悔
決定延續上週騎到火力發電廠的平地探險之旅
但火力發電廠邊實在太無趣啦
隨手翻開地圖再瞄了一下
瞬間就想起同在台中港區附近的高美濕地
拚到高美濕地再回來
跟想像中的差不多,除了東北季風的強勁讓我覺得有些吃力外
也只比火力發電廠稍稍遠一點,來回大約1個小時半左右
人很多,尤其是情侶,所以風景很不錯(什麼嘛.....)
還有看到有人在拍婚紗照,那個長長的禮服就這樣整個垂到地上
沾到泥土,碰到海水,我想洗的人會很嘔吧(真沒浪漫情懷....)
提到高美濕地,那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是著名的景色
那對新人在拍婚紗照的同時,也是以此為背景主題
可是無可救藥的我,怎樣都揮之不去的印象
是村雨良與城茂的戰鬥
假面騎士Spirits第二部最後一話,ZX vs 強人
果然無可救藥啦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太看得起自己的體(腳)力了
發文者:
DarkDragon
8/23,晴
本想在難得的假日下,好好挑戰一下上次沒戰完的大雪山林道。
結果,唉~~
果然是太看得起自己的腳力,與看輕這山道的恐怖。
為了這次的挑戰能順利一點
我把原本的外胎,俗稱「巧克力胎」的越野用顆粒寬胎(胎寬2.1)
換成了一組胎寬1.5的一般胎。
同時,儘量減輕背包的負重,所以水也帶不多。
從底下往15KM處的中繼站,還算十分順利
6點40幾分出發,8點半多一些就衝上去了
不過,真的太看輕15KM之後的路段
接下來的速度就連7KM都達不到
然後就這樣一路咬緊牙,努力苦撐,直到功敗垂成於25~26KM處
整個腳的持續力無法撐過連續300公尺的上坡為止。
我認了,全是腳力不足的關係。
接下來真的要花點時間練一下腳力。
附近有個又長又夠力的上坡,加油加油。
本想在難得的假日下,好好挑戰一下上次沒戰完的大雪山林道。
結果,唉~~
果然是太看得起自己的腳力,與看輕這山道的恐怖。
為了這次的挑戰能順利一點
我把原本的外胎,俗稱「巧克力胎」的越野用顆粒寬胎(胎寬2.1)
換成了一組胎寬1.5的一般胎。
同時,儘量減輕背包的負重,所以水也帶不多。
從底下往15KM處的中繼站,還算十分順利
6點40幾分出發,8點半多一些就衝上去了
不過,真的太看輕15KM之後的路段
接下來的速度就連7KM都達不到
然後就這樣一路咬緊牙,努力苦撐,直到功敗垂成於25~26KM處
整個腳的持續力無法撐過連續300公尺的上坡為止。
我認了,全是腳力不足的關係。
接下來真的要花點時間練一下腳力。
附近有個又長又夠力的上坡,加油加油。
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
訂閱:
文章 (Atom)